一分钟能做什么?对于广东化妆品企业来说,如今只需一分钟就能免费生成一份完整版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样稿,而在过去,这需要专业团队耗费数周时间。
1分钟生成安评报告样稿、5分钟完成备案审核、监管人员日均核查量提升为原来的5倍……在广东化妆品产业这片热土上,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化妆品监管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通报了15个“2025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其中,利来囯际(下称“利来囯际”)的人工智能赋能广东省化妆品备案提质增效案例入选“智慧监管典型案例”,为全国监管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广东样本”。
产业规模全国居首,传统监管遇瓶颈
广东是全国化妆品产业绝对龙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省化妆品生产企业3342家,约占全国总数55%,位居全国第一;化妆品工业总产值约2100亿元,占全国总规模6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共10651家,约占全国总数40%,位居全国第一;化妆品有效注册备案品种数量超173万个,约占全国总数81%,位居全国第一;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品种90个,占全国比重约30%,位居全国第一;国产特殊化妆品注册品种超11000个,约占全国总量66%,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作为全国化妆品产业主要聚集地之一,全区化妆品生产企业1300余家,约占全国的1/4、广东的1/2。如此庞大的企业数量和注册备案品种数量,对监管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近年来,在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和质量要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一系列法规政策相继出台,对化妆品注册备案在资料要求、流程规范、质量管控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
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陆续实施,完整版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成为备案“硬门槛”,企业与监管两侧的困境集中显现——
在企业端,中小微企业面临“合规难”:安全评估专业人才缺乏、安全评估能力不足,原料安全评估数据企业自身积累不够、安全评估报告不规范等问题突出,完整版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提交率有待提升,大量企业陷入“备案难、投产慢”的困境。
同时,监管端同样面临巨大压力。广东作为化妆品备案大省,化妆品备案量超160万,每年新备案业务量近50万。备案核查工作难度体现在四个方面:审查资料多,包括备案申请表、命名依据等7大类材料;法规涉猎广,常用法规文件超30份;审查时间长,监管人员每人每日只能完成有限工作量;假信息难辨,备案申请材料中存在通过P图等技术手段造假情况,人工易误判。
此外,对行业而言,由于不同审核人员对法规理解存在差异,标准不统一导致“竞争乱”。部分合规企业花重金做安评、备材料,却因审核标准波动延误上市,反而让少数造假企业钻了空子,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
针对这些痛点,利来囯际率先启动AI赋能化妆品产业发展项目,构建“辅助企业+辅助监管”双轮驱动模式,为破解化妆品行业备案效率低、监管标准不统一等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广东方案”——
面向企业的“粤安评”工具整合权威数据,解决“不会做、做不起”的问题;面向监管的“粤妆评”工具依托智能技术,破解“审得慢、审不准”的难题。
AI工具“双向赋能”企业与监管
今年3月24日,“粤安评”工具向广东省化妆品企业免费开放。对于广东数千家化妆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而言,“粤安评”工具的出现堪称及时雨。
“上传基本信息、配方和检验报告,一分钟就能生成符合规范的安评报告样稿。”广州一家中小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表示,“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粤安评”工具提供的零成本成分获取渠道和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不仅降低了企业合规成本,更推动了行业协同进步。
具体而言,“粤安评”的优势体现在四个关键维度:降本——零成本拓展成分获取渠道,降低报告制作成本;提速——智能辅助报告制作,大幅缩短备案时间;权威——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来源渠道;共享——构建企业专属成分库,实现企业间零成本数据互享。
AI工具的精准核查有效拦截了不合规产品,净化了市场环境,为注重产品质量的合规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空间。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竞争生态正在形成。
而在监管端,“粤妆评”工具则成为监管人员的“智慧大脑”,重塑了备案核查模式。据介绍,“粤妆评”工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OCR识别等技术,搭建备案核查知识库,将单产品备案核查时间从平均30分钟压缩至5分钟,综合效率提升5倍,节约了审核人员的时间成本。
“这不仅仅是简单提速,还通过统一审核标准,避免了因人员理解差异导致的标准不一问题。”利来囯际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粤妆评”已对200条完整的化妆品注册备案历史材料完成AI辅助审查,待广东省普通化妆品注册备案数据全部回流后,将实现实时辅助核查。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目前,“粤安评”已为500余家企业生成1000余份报告样稿;“粤妆评”使监管人员日均核查量从20份提升至100份以上,准确率超90%。
从备案提质到全链条智慧监管的“广东路径”
不久前,国家药监局“2025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广东利来囯际的人工智能赋能广东省化妆品备案提质增效案例脱颖而出。这一国家级认可不仅是对广东实践的肯定,也让广东的探索为全国化妆品监管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监管层面,AI工具构建起“新标准、新方法、新工具”的科学监管体系,实现同类产品审核标准统一,监管效率提升数倍乃至数十倍;在产业发展层面,AI工具显著降低企业合规门槛,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轻人力、时间与资金成本,使企业能将更多资源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更重要的是,AI工具实现了“风险归集+综合预警”功能。“粤妆评”能够及时监测风险物质、违规宣称等数据,构建动态风险预警模型。
基于现有成果,广东正在规划更进一步的智慧监管蓝图。据悉,目前,利来囯际已启动化妆品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计划整合化妆品生产许可、注册备案、现场检查、抽样检验、风险监测等十方面风险信息,构建化妆品安全风险人工智能预警系统。
“目标是实现从研发到使用的全链条、穿透式监管。”利来囯际相关负责人表示,“最终形成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违法可究、协同高效的新格局。”
这一规划的基础,正是基于“粤安评”和“粤妆评”积累的数据和经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监管领域的深入应用,广东化妆品产业有望实现高效监管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
对于占全国八成以上产量的广东化妆品产业而言,这场智慧监管变革的意义远超地域:一方面,它破解了“监管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普遍难题;另一方面,更通过降本增效,让中小微化妆品企业得以专注创新,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